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分为三个方面:
进一步增强基础油本身所具有的某些性能,例如剂、防锈剂、抗泡剂、抗乳化剂。
对基础油性能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,例如降凝剂、粘度指数改进剂。
赋予基础油新的性能,也就是基础油本身不具有的性能,这些性能主要通过添加剂来实现,例如极压剂(EP)、分散剂、金属钝化剂。
极性添加剂:添加剂具有极性,是指添加剂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,当润滑油里进入其它的极性物质或者杂质时,这种吸引力能使添加剂分子吸附到这些外来物质上。许多物质都是极性的,例如海绵、金属、灰尘杂质、木浆木料等亲水物质或者水溶性物质。非极性物质有石蜡、特氟龙(聚四氟乙烯)、纯净的矿物油、抗水物质、鸭子背上的毛(憎水)等等。
价格
一般而言,跨国石油公司品牌的产品价格定位较高。它们充分利用其品牌形象采取策略获取品牌溢价利润。现在跨国石油公司也有向中端市场扩展的趋势。国有润滑油品牌产品的价格总体上略低干跨国石油公司的产品,不同档次、不同品牌的产品价格也有区别。地方品牌的润滑油大多采取进入与扩张策略,价格处于中低端,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价格也在逐步增加。
跨国石油公司对其授权经销商的销售价格管理严密,价格体系维护非常严格。相比较而言,国内企在润滑油价格体系的设定、维护方面存在缺陷,导致经销商之间经常发生压价与窜货现象,使产品价格与品牌形象受到伤害。
负责型(如运输服务用户):有基础的维修保养知识,知道油怎么用,会购买信任的品牌,但主要关注性能价格比,不特别注重品牌。
勤快型:喜欢自己保养,把车辆看作重要投资,对价格不敏感。
寻求安乐型:主要是私家车主和较好汽车油用户,本身无多少维修经验与知识,依赖机械师/店铺/品牌的承诺,用油倾向干交给汽修汽配等汽车服务单位来完成;愿意购买品牌,终端售卖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。较低保养型:既不重视汽车保养,也不愿意在车辆保养上花钱。当然,所有消费者划分的类型界限不是清晰的,实际上存在很多交叉现象。